close


聽說在雅虎搜尋上打入荷蘭留學,會出現我的網誌呢,真開心。

既然這樣,就來說說我的荷蘭留學經驗,也不算是幫荷蘭宣傳啦,就當做參考用的好了,畢竟兩年前熱熱烈烈討論過的荷蘭經驗,現在早已風輕雲淡,我想,三年前摸無路的情況,現在還是差不了多少。

基本上,荷蘭是以公立大學為主。不過,因為接待外國留學生的經驗豐富,所以學費也早就調整成本國學生和外籍學生兩種標準。也不用說人家種族歧視啦,因為所謂的外國學生,大部分都是來自歐陸的交換學生,他們都是以原來的大學學費計算。貴,還是貴到研究所的課程跟宿舍收費標準而已。平心而論,學費還是比英美水準來的物美價廉許多。

不過,本姑娘當初是以商學為目標,就拿我申請的過程來實際說明一下。

到荷蘭留學第一步:拋棄美式MBA的思考。
怎麼說呢?很簡單,因為歐陸不來排名這一套。如果你硬要比的話,當然可以拿全世界商學院排名來給各個學校套上名次。不過,就算你套上了,也不能怎樣。法國的HEC,瑞士的盧森,除非你精通法語或德語,而荷蘭的RSM(鹿特丹商學院)當然提供英語課程,但是又怎樣?你也不可能一畢業就期待聯合利華就高薪聘請你去做顧問。所以如果要把MBA作為留在當地的跳板,可能會被現實狠狠打醒。原因簡單地來說,商學還是要結合語言跟本地背景,要搞行銷,卻連開口都是人家的第二外國語--英語,恩,大概就像要在高雄擺檳榔攤,卻只會說國語一樣,溝通當然可以溝通,但是卻不能深入民心。加上歐陸錯綜複雜的外國人工作政策,機會不是沒有,只是相較美國,絕對會讓你找工作找到抓狂。

再者,荷蘭學校就算再知名,對於世界另一端的島國來說,還是很陌生。萊登大學,在荷蘭的地位大概與劍橋不相上下,是每個荷蘭人聽到都會不自主立正的學校,你聽過沒?到荷蘭留學本身,就是一種冒險,台灣人對於荷蘭的認知,大概不比冰島多一些,我是這樣深深地認為。

那你會問啦,我幹嘛沒事跑到這樣的國家去拿一個大家都不甚了了的MBA?

只是因為不想走上一樣的路而已。從政治走向商學,我沒有太特出的天份,也沒有顯赫的背景,一個學位代表了不只是專業的訓練,更加上選擇的心路歷程。我希望和別人不一樣。就這樣,很簡單的理由,想去一個沒有既定框框的地方,重新開始,重新找尋自己的方向。當時,我只申請了萊登的MBA,還有幾間英國的行銷課程。英國和荷蘭的入學許可都拿到後,荷商ING部分補助的獎學金,和跟據荷蘭教育中心描述,是像劍橋一樣美的萊登校區後,我就不顧一切地拋下所有對英國美學的幻想,出發到荷蘭去滴。

(尤其陷在在英國工作後,我更加慶幸當初的決定。故意不選字的,我真的是陷在這個該死的英倫了...)

第二步:選課
至於選課的部分,所有的課程都可以在www.neso-taipei.org.tw 荷蘭教育中心裡頭找到資訊。而且有提供英語課程的學校,大部分都會貼心地提供英文網站和資料。說荷蘭人懂經商,這一點可一瞥端倪。荷蘭出名的不外乎是水利工程,畜產生化研究。另外,由於荷商Philips的需求,電腦工程方面也是嚇嚇叫,只不過大部分都是印度人跟大陸人的天下,台灣人要學IT,可能還是大數選擇美國吧。至於商學,學校是一大堆,但是要搬的上檯面的,不外乎各大城市的國立大學。像是北方葛洛尼恩大學 University of Groningen,馬斯垂克管理學院 Maastricht School of Management,烏特列茲大學Utrecht University ,我念的有五百年歷史,荷蘭最古老的皇家萊登大學 Leiden Universiy,還有世界鼎鼎有名的RSM鹿特丹管理學院,Rotterdam School of Management。但是,因為沒有人可以告訴你,A校的國際行銷,跟B校的國際管理那個比較好,公立的Delft大學資管學位是不是比私立的Nyenrode大學的財管來得有價值,一切都要自己來下判斷。

所以,第三步:你要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麼
雖然台灣留學荷蘭的人數慢慢增加,但是整體來說,仍舊不容易可以歸類成一個Database of Success。像是Warton學院畢業生中,進入百大企業的人數,出社會十年後,薪水收入破千萬年薪的人有多少之類的數據,在荷蘭的學校中,不太容易得到一個"正確"的答案。所以,得要花上一些時間,去了解學校的特色,了解教授的背景,如果行有餘力,去學校實地走走也是不錯的選擇。這一點,不管是申請哪裡的學校都是必做的功課。商學院通常都會有行銷宣傳的單位,學校的風格也可以從互動的過程了解一些端倪。(當初雖然拿到Manchster商學院的許可,但是學校的姿態實在是跩到讓人很不爽,一付多你一個沒什麼好處,少你一個也沒差的死德性,如果真的開學後有問題,我想學校也不會管你的死活吧。)

第四步,獎學金。
荷蘭基本上所有的獎學金都是透過荷蘭教育中心辦理。你符合哪些獎學金的條件,荷蘭辦事處都會主動幫你提出申請,包括私人的羅益強獎學金,ING安泰獎學金,以及聯合利華獎學金等等,含有學校方面提供的Delta獎助金,都可以透過他們獲得資料,如果有需要面試或補充資料,他們也會安排時間和通知,周到的很咧。只是拿到獎學金的條件就見仁見智了,沒有什麼客觀的標準,我也不曉得我當初為什麼會拿到ING的獎學金,畢業以後也沒有在ING工作,不過ING有一個很好玩的Buddy計劃,會在荷蘭當地找一個ING的夥伴,偶而聚聚餐,有什麼問題,也可以Call你的Buddy一起來討論。

至於博士嘛,我只有一些很有限的資訊。基本上,荷蘭的博士是屬於工作簽證,和學校簽約,協定一些講課時數和薪水的條件。可以跟所在科系申請,找好指導教授,選定研究領域,至於是否要在系上負責一些大學部的講課或是專心研究都是根據個人和系上的協定,沒有什麼既定的方式,地點也不限於全程要在荷蘭完成。我認識的政治系朋友,目前在萊登的政治學院攻讀博士,薪水換算台幣大概四萬左右,不含食宿,要帶領一些Study Group,也要講課跟批考卷,講課時用英文進行,但是批考卷則是荷蘭文。

說了這麼多,總歸一句,荷蘭是個用英文可以通行全國,但是要在當地存活下來,或多或少的荷蘭文是少不了的國家。買洗髮精,卻買到潤髮乳的挫折,會督促你慢慢融入當地的生活。荷蘭人在文化行銷的歸類中,是屬於女性化卻極為個人化的範疇,你看不太到極端的貧富差距,因為名牌或奢侈品不符合荷蘭人節儉的個性,你沒房子住?政府給你。你沒錢吃飯?政府補助你。你羨慕大家夏天都可以去渡假?政府也不讓你覺得委屈,還會提供錢讓你享受跟大家一樣的福利。在荷蘭一年,我沒嘗過什麼叫做種族歧視,沒有人會因為你穿旗袍對你多看一眼(好啦,露胸露腿的那種,人家不看就是一種汙辱了。)相對的,那種你就算醉倒在路上,都不太會有人對你多問一句的孤單,是免不了的副作用。鄰近多國的地理環境,也是當初我選擇荷蘭的原因,你如果住在邊界,不小心單車騎太遠就會跑到德國或者比利時的便利性,如果你不是只想閉關自省的書蟲,大概可以蒐集歐洲八國以上的明信片。

在英國快一年了,不時想起荷蘭得好。我不想掩飾當初在荷蘭得去看心理醫生的沮喪,(不過,一年的學生保險,看心理醫生都免費,也還不錯啦。)每個國家都會有的不適應,都會有的寂寞,現在想想也是選擇出國留學應該有的經驗。MBA並沒有帶給我什麼光鮮的頭銜,學校方面也沒能在求職方面也太大的助益,畢竟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份,是荷蘭人根深蒂固的觀念。但是在Leiden的一年,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年。因為我認識了現在的生命夥伴,也了解了生命的選擇題,永遠不是123可以回答的。運河和乳牛,我在回英國的飛機上看著,荷蘭阿荷蘭,真是令人又愛又恨的鄉愁阿。







    全站熱搜









    離婚證人台北離婚證人新竹離婚證人彰化離婚證人高雄離婚見證人







    遺囑見證人結婚證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